当前位置:M5问答>百科问答>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2022-12-14 15:53:04 编辑:join 浏览量:606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资料

父亲沉默寡言,一辈子不图享受,朴实坚韧,在我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比他本人更高大!”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沁阳市一座幽静的临街普通民房里,记者找到了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二儿子宋保福。1941年秋,侵华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带著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突然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发起进攻。被合围在狼牙山的地方党政机关和周围村庄群众达3.4万人之多,情况万分危急。司令员杨成武果断制定了围魏救赵迅速突围的作战方案。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排六班主动请战,要求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9月25日中午,部队又从狼牙山撤走了七连的大部分战士,只留下六班的宋学义和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将敌人引向绝路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决战。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在狼牙山棋盘坨最险要之处,放冷枪把3000多敌人紧紧牵住。天亮后,日军发现山顶架设有电台天线,到处有枪声,以为八路军主力被包围,便向狼牙山发起进攻。结果踏响半山腰里的地雷,大批日伪军被炸死、炸伤。日军恼羞成怒,用飞机、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山上一时浓烟滚滚,铁石横飞,宋学义等5名战士在敌人飞机扫射和打炮时隐蔽起来,炮火一过,他们又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打到中午,先后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这时班长决定带领大家撤离阵地。五壮士长期在狼牙山附近战斗,对这里的沟沟坎坎、峰峰坨坨了如指掌。就凭这一点,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完全可以甩掉敌人,胜利归队。但是,如果他们撤到主力部队转移的路上,很可能暴露主力撤退的方向,班长马宝玉果断决定撤到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他们故意暴露在敌人面前。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冲锋,五壮士利用有利地形,用枪弹、手榴弹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五个人的子弹打光了,只有马福才还有一颗手榴弹。副班长葛振林搬起石头就往下砸,大家跟著往下砸石头,敌人再次被击退。不一会儿,敌人又冲了上来,石块也用尽了,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宁死不屈,在险峰之巅,砸毁枪支,高呼口号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你父亲跳下山崖后,是怎么脱险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宋福保无奈地说,父亲很少提起当年的情况,很多情况都是从别人口中和一些书上了解到的。记者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找到了宋学义生前的口述记录。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慢慢苏醒过来了。吃力的睁开眼睛,血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侧耳细听,山上山下没有一点声音。我想翻翻身,却翻不动,只感到浑身针扎一样痛。我伸手摸摸身上到处是豁口,抬手一看,满手鲜血,我又伸手朝身下摸摸,下面有几排小树和一块大石头。我吃力的抬起头,扒开树杈子往树下一看,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再往下不远,就是陡峭的悬崖。要不是树杈和大石头拦著,我早就摔得粉身碎骨了。我已经完全清醒了,一整天和敌人周旋战斗,以至最后同班长他们一起飞身跳崖的情景,又回到脑际。我必须爬上去,找到班长他们。我咬紧牙关,忍著剧痛翻过身来,刚要向上爬,忽然听到有人喊:谁?我一听是副班长葛振林的声音,连忙答道:我,宋学义,你是班副吧?葛振林说敌人已经走了,你快上来吧!挂上了五星奖章“我用尽全身力气向上爬,班副又是鼓励又是催促,快爬到崖顶时,班副伸过手来拽住我,感觉得出,他也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我拽上来。我的腰骨摔碎了,上来就打口大口的吐血,好一会儿才止住。我喘过气来就问:班长他们呢?葛振林说不知道,我也是刚上来。我和班副爬到班长他们跳下去的地方,放开喉咙喊,喊了一遍又一遍,回答我们的只有空谷的回声。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我们不由得大哭了起来。“哭了好一会儿,葛振林说:小宋,光哭也不是办法,咱们还是走吧。说这给我递过来一根树枝当拐棍。“刚走了几步,我想想不对,停下来说:班副,不能走,前面情况不明,要是碰到敌人……“葛振林也犹豫了,我接著说:你在这里等著,我到前面看看。“葛振林想阻止我,我已经走出老远了。“山路本来就难走,天黑了,我腰部痛得难以忍受,实在走不动了,我就爬著往前挪。好不容易到了欢喜台,正要拐过去,忽然发现前面有一个黑影。我急忙躲在一块石头旁,定睛看清楚原来是一位地方干部。他一见我,就说:你在这里等著,那边还有一位,我把他搀来,我帮你们到棋盘坨庙去。”宋学义、葛振林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宋学义的胸前。宋学义跳下悬崖后,腰椎严重错位,一只眼睛受伤,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是身体伤残,不能再上战场杀敌。在他的积极要求下,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当地群众推举他为农会主席,他积极带领群众搞土改分田地。1946年经人介绍与该村贫农女儿李桂荣结了婚。宋学义的妻子李桂荣如今已76岁,现住在洛阳市一套仅50平方米的单元楼里,这位刚强的老妈妈对往事的记忆犹新。 俺和英雄结了婚“俺和宋学义结婚,是在1946年3月。这年俺17岁。“俺是河北易县北管头村人。1944年春天,俺村来了一位转业军人,说是来落户的。村里划拨给他几亩地,腾了三间房,算是安了家。这人经常带个大草帽,挑个粪筐,来回拾粪。一看就知道是个庄稼人。“有一天,刚吃罢早饭,李村长的嫂子来叫我帮她打打线穗儿,到她家我刚坐下,就见有个带大草帽的人,连喊几声,走进院来。我只顾干活,连眼也没抬,谁知人家这样安排是叫我和老宋相亲呢。回到家,妈问我:认识宋学义吗?我说:人家是抗日英雄,来咱村几年专给群众办好事。后来,由父母做主,我们就结婚了。“北管头村离保定府只有几十里,离村不远就是日伪据点。这些日军经常到各地‘扫荡’,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老宋在俺村除了组织大生产运动和支援前线等工作以外,还要对付敌人的扫荡和捣乱。只要一听说敌人出发了,就赶紧将群众分散到青纱帐里和狼牙山上。稍有耽搁,就被鬼子抓住杀害了。前几年,村里有几个妇女,就是因为躲闪不及,被鬼子抓住,强奸后用刺刀刺死的。每逢这时,老宋总是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历尽艰辛,保证乡亲的安全。一次反扫荡下来,老宋总要瘦十几斤。“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老宋更是一心替群众办事。我听了更是从心里佩服。”壮士隐功十余年1947年6月,当宋学义听说家乡河南沁阳解放的消息后,经当地政府批准,带著共产党员介绍信和革命伤残军人证明书,和怀孕的妻子一道长途跋涉40多天,回到沁阳北孔村。但回到家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 当时,沁阳县城解放还不到两个月,宋学义见到亲人后才知道,在他参军走后不久,他的父亲带著全家外出逃荒,哥哥在大同煤矿做工被砸死了;婶母和堂弟相继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刺刀之下;两个妹妹,先后被卖到本县杨香村和徐州一带;父母因贫困交加离开了人世。乡邻被鬼子杀害,房屋被烧毁,院里的蒿草有半人高。亲人的不幸遭遇,使他泣不成声。可当村里人要帮他好好修葺一下房子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让,他说,这是日本鬼子的罪证,怎能随意销去,再说现在解放战争打得正紧,哪有心思先顾自己。就这样,他找了些从破庙拆下来的残椽旧瓦,盖了栋房子,并说这就很好,能挡风遮雨就行了。不久,沁阳开始了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宋学义只字不提当年的英勇行为,带领大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土地改革,把土地房屋钱财衣物分给穷苦的父老乡亲,可他严格要求自己不给自己分房分钱分贵重物品。 从这时起,直到以后几年,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认为他是个公道正派的残疾老八路,谁也不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有一次,他的儿子宋大保在语文课本上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发现有个战士叫宋学义,和父亲同名同姓,就回家问父亲:“爸,你是课本上说的宋学义吗?”宋学义摇摇头:“咋会呢?不是、不是”。宋大保在以后很长时间里再没有将沉默寡言的父亲同惊天动地的英雄联系在一起。功高不言的宋学义就这样隐功十余年未曾开口,直至1951年党组织在河北查找宋学义,一直追查到沁阳县时,宋学义的英勇事迹才为人所知。(来源:香港大公报 刘红雨 李贵霞) 父亲沉默寡言,一辈子不图享受,朴实坚韧,在我的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比他本人更高大!”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沁阳市一座幽静的临街普通民房里,记者找到了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的二儿子宋保福。1941年秋,侵华日军华北司令部集中兵力,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规模空前的“大扫荡”。9月24日清晨,3500多名日军带著伪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突然向河北易县狼牙山发起进攻。被合围在狼牙山的地方党政机关和周围村庄群众达3.4万人之多,情况万分危急。司令员杨成武果断制定了围魏救赵迅速突围的作战方案。宋学义所在的七连六排六班主动请战,要求掩护主力和群众转移。9月25日中午,部队又从狼牙山撤走了七连的大部分战士,只留下六班的宋学义和班长马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胡福才、胡德林坚守在东山口。将敌人引向绝路他们凭借险要的地势,同敌人展开斗智斗勇的决战。当夜,宋学义和四名战友进入阵地,把手榴弹捆成捆,以弹代雷,埋于山腰各处,然后分五路隐蔽在狼牙山棋盘坨最险要之处,放冷枪把3000多敌人紧紧牵住。天亮后,日军发现山顶架设有电台天线,到处有枪声,以为八路军主力被包围,便向狼牙山发起进攻。结果踏响半山腰里的地雷,大批日伪军被炸死、炸伤。日军恼羞成怒,用飞机、大炮向狼牙山猛烈轰击。山上一时浓烟滚滚,铁石横飞,宋学义等5名战士在敌人飞机扫射和打炮时隐蔽起来,炮火一过,他们又用枪弹、手榴弹袭击敌人。这样边打边往山顶退,把日军死死牵制在狼牙山上。打到中午,先后打退了敌人四次冲锋,完成了牵制敌人的任务,这时班长决定带领大家撤离阵地。五壮士长期在狼牙山附近战斗,对这里的沟沟坎坎、峰峰坨坨了如指掌。就凭这一点,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完全可以甩掉敌人,胜利归队。但是,如果他们撤到主力部队转移的路上,很可能暴露主力撤退的方向,班长马宝玉果断决定撤到三面悬崖绝壁的狼牙山顶峰。他们故意暴露在敌人面前。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冲锋,五壮士利用有利地形,用枪弹、手榴弹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五个人的子弹打光了,只有马福才还有一颗手榴弹。副班长葛振林搬起石头就往下砸,大家跟著往下砸石头,敌人再次被击退。不一会儿,敌人又冲了上来,石块也用尽了,宋学义等5名战士掷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宁死不屈,在险峰之巅,砸毁枪支,高呼口号纵身跳下身后深不见底的悬崖。你父亲跳下山崖后,是怎么脱险的?面对记者的提问,宋福保无奈地说,父亲很少提起当年的情况,很多情况都是从别人口中和一些书上了解到的。记者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找到了宋学义生前的口述记录。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我慢慢苏醒过来了。吃力的睁开眼睛,血红的太阳快要落山了,侧耳细听,山上山下没有一点声音。我想翻翻身,却翻不动,只感到浑身针扎一样痛。我伸手摸摸身上到处是豁口,抬手一看,满手鲜血,我又伸手朝身下摸摸,下面有几排小树和一块大石头。我吃力的抬起头,扒开树杈子往树下一看,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再往下不远,就是陡峭的悬崖。要不是树杈和大石头拦著,我早就摔得粉身碎骨了。我已经完全清醒了,一整天和敌人周旋战斗,以至最后同班长他们一起飞身跳崖的情景,又回到脑际。我必须爬上去,找到班长他们。我咬紧牙关,忍著剧痛翻过身来,刚要向上爬,忽然听到有人喊:谁?我一听是副班长葛振林的声音,连忙答道:我,宋学义,你是班副吧?葛振林说敌人已经走了,你快上来吧!挂上了五星奖章“我用尽全身力气向上爬,班副又是鼓励又是催促,快爬到崖顶时,班副伸过手来拽住我,感觉得出,他也使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把我拽上来。我的腰骨摔碎了,上来就打口大口的吐血,好一会儿才止住。我喘过气来就问:班长他们呢?葛振林说不知道,我也是刚上来。我和班副爬到班长他们跳下去的地方,放开喉咙喊,喊了一遍又一遍,回答我们的只有空谷的回声。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我们不由得大哭了起来。“哭了好一会儿,葛振林说:小宋,光哭也不是办法,咱们还是走吧。说这给我递过来一根树枝当拐棍。“刚走了几步,我想想不对,停下来说:班副,不能走,前面情况不明,要是碰到敌人……“葛振林也犹豫了,我接著说:你在这里等著,我到前面看看。“葛振林想阻止我,我已经走出老远了。“山路本来就难走,天黑了,我腰部痛得难以忍受,实在走不动了,我就爬著往前挪。好不容易到了欢喜台,正要拐过去,忽然发现前面有一个黑影。我急忙躲在一块石头旁,定睛看清楚原来是一位地方干部。他一见我,就说:你在这里等著,那边还有一位,我把他搀来,我帮你们到棋盘坨庙去。”宋学义、葛振林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晋察冀军区召开庆功会,分区司令员杨成武代表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把军区颁发的“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分别挂在葛振林、宋学义的胸前。宋学义跳下悬崖后,腰椎严重错位,一只眼睛受伤,经过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是身体伤残,不能再上战场杀敌。在他的积极要求下,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省易县北管头村。当地群众推举他为农会主席,他积极带领群众搞土改分田地。1946年经人介绍与该村贫农女儿李桂荣结了婚。宋学义的妻子李桂荣如今已76岁,现住在洛阳市一套仅50平方米的单元楼里,这位刚强的老妈妈对往事的记忆犹新。 俺和英雄结了婚“俺和宋学义结婚,是在1946年3月。这年俺17岁。“俺是河北易县北管头村人。1944年春天,俺村来了一位转业军人,说是来落户的。村里划拨给他几亩地,腾了三间房,算是安了家。这人经常带个大草帽,挑个粪筐,来回拾粪。一看就知道是个庄稼人。“有一天,刚吃罢早饭,李村长的嫂子来叫我帮她打打线穗儿,到她家我刚坐下,就见有个带大草帽的人,连喊几声,走进院来。我只顾干活,连眼也没抬,谁知人家这样安排是叫我和老宋相亲呢。回到家,妈问我:认识宋学义吗?我说:人家是抗日英雄,来咱村几年专给群众办好事。后来,由父母做主,我们就结婚了。“北管头村离保定府只有几十里,离村不远就是日伪据点。这些日军经常到各地‘扫荡’,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老宋在俺村除了组织大生产运动和支援前线等工作以外,还要对付敌人的扫荡和捣乱。只要一听说敌人出发了,就赶紧将群众分散到青纱帐里和狼牙山上。稍有耽搁,就被鬼子抓住杀害了。前几年,村里有几个妇女,就是因为躲闪不及,被鬼子抓住,强奸后用刺刀刺死的。每逢这时,老宋总是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历尽艰辛,保证乡亲的安全。一次反扫荡下来,老宋总要瘦十几斤。“1945年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老宋更是一心替群众办事。我听了更是从心里佩服。”壮士隐功十余年1947年6月,当宋学义听说家乡河南沁阳解放的消息后,经当地政府批准,带著共产党员介绍信和革命伤残军人证明书,和怀孕的妻子一道长途跋涉40多天,回到沁阳北孔村。但回到家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 当时,沁阳县城解放还不到两个月,宋学义见到亲人后才知道,在他参军走后不久,他的父亲带著全家外出逃荒,哥哥在大同煤矿做工被砸死了;婶母和堂弟相继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刺刀之下;两个妹妹,先后被卖到本县杨香村和徐州一带;父母因贫困交加离开了人世。乡邻被鬼子杀害,房屋被烧毁,院里的蒿草有半人高。亲人的不幸遭遇,使他泣不成声。可当村里人要帮他好好修葺一下房子时,他却无论如何都不让,他说,这是日本鬼子的罪证,怎能随意销去,再说现在解放战争打得正紧,哪有心思先顾自己。就这样,他找了些从破庙拆下来的残椽旧瓦,盖了栋房子,并说这就很好,能挡风遮雨就行了。不久,沁阳开始了反奸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宋学义只字不提当年的英勇行为,带领大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土地改革,把土地房屋钱财衣物分给穷苦的父老乡亲,可他严格要求自己不给自己分房分钱分贵重物品。 从这时起,直到以后几年,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认为他是个公道正派的残疾老八路,谁也不知道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有一次,他的儿子宋大保在语文课本上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发现有个战士叫宋学义,和父亲同名同姓,就回家问父亲:“爸,你是课本上说的宋学义吗?”宋学义摇摇头:“咋会呢?不是、不是”。宋大保在以后很长时间里再没有将沉默寡言的父亲同惊天动地的英雄联系在一起。功高不言的宋学义就这样隐功十余年未曾开口,直至1951年党组织在河北查找宋学义,一直追查到沁阳县时,宋学义的英勇事迹才为人所来

标签:五壮士,狼牙山,资料

版权声明:文章由 M5问答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yit5.com/answer/51658.html
二维码